第一百二十五章:卫生局-《四合院:从教训许大茂开始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人一走,雨水就哭了:"哥,许大茂在对面开燃气店,这明摆着是串通好的!"

    何雨柱没说话,拎着两瓶二锅头去了退休老书记家。九十岁的焦老爷子听完来意,颤巍巍翻开相册:"这煤灶是你太爷爷砌的,六三年困难时期,靠它熬粥救活半条胡同的人..."

    第二天何雨柱直接去找区长。接待他的秘书打着官腔:"政策要落实,老传统也得与时俱进嘛!"

    谈判陷入僵局。更糟的是,供应商纷纷来催款,说接到"提醒",焦香居可能要停业。

    "哥,账上只剩三千块了。"雨水捧着账本的手在抖。

    何雨柱盯着灶火出神。突然,他拎起铁锹走向后院,在老槐树下挖出个陶罐——里面是爷爷留下的银元。

    "去置办套燃气灶。"何雨柱把银元交给马华,"但煤灶不能拆!"

    双灶并用的第一天就出了乱子。燃气灶火太急,红烧肉炖糊了锅底。老主顾们纷纷摇头:"不是那个味了!"

    阎埠贵趁机煽风点火:"看吧!老手艺跟不上新时代!"

    转机出现在周末。电视台来拍"老字号传承"专题,记者对双灶并用很感兴趣。何雨柱现场演示:煤火慢炖的红烧肉醇厚香浓,燃气快炒的青菜翠嫩爽口。

    "传统与现代结合,这才是真正的传承!"记者赞叹道。

    节目播出后引起热议。有老专家写信给区政府,呼吁保护传统烹饪技艺。事情惊动了市里,派来调研组。

    调研当天,何雨柱做了个大胆决定。他在店门口支起两口灶,请街坊盲测。煤灶炖的肉获得八成投票。

    王主任脸色铁青:"你这是对抗政策!"

    "王主任,"何雨柱打开排烟装置检测报告,"煤灶排放达标。我申请作为传统技艺保护试点。"

    关键时刻,老顾客里的退休工程师老周站出来:"我设计了新型净化装置,既能保留煤火特色,又能达标排放!"

    在各方协调下,焦香居成为"传统灶具改良试点"。更让人意外的是,阎埠贵偷偷来找何雨柱:"雨柱啊,我那不争气的儿子想跟你学双灶手艺..."

    风波过后,焦香居的招牌菜保留了老味道,还添了燃气灶的新菜式。年终总结会上,何雨柱对员工说:

    "煤灶燃气灶,说到底都是工具。真正的手艺在人心,火候在分寸。"

    除夕守岁,何雨柱独自添煤。灶火映着他花白的鬓角,六十年的光阴都在这一把火里。

    马华拎着饺子进来:"哥,还守着这老灶呢?"

    "守着呢。"何雨柱添了块煤,"火种不灭,味道就不会变。"

    窗外爆竹声声,灶膛里火星迸溅。这团火从太爷爷传到爷爷,从爷爷传到父亲,现在传到他手里。他知道,只要这火不灭,焦香居就永远是这条胡同的魂。

      


    第(3/3)页